近日,据环球时报报道,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严重枪击事件,造成26人死亡、至少17人受伤。此事件迅速引发国际关注,印巴局势再次剑拔弩张淘配网,一场大规模冲突似有一触即发之势。莫迪中断访问,紧急回国应对,后续更是下令关闭印度河上游4座水闸,切断对巴基斯坦供水,这一极端举措无疑将南亚紧张局势推向新的高潮。
莫迪(资料图)淘配网
印巴冲突根源深远淘配网,其核心在于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。1947年,英国结束对印度次大陆殖民统治,推行“蒙巴顿方案”,依据宗教信仰将英属印度划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。克什米尔地区77%的人口为穆斯林,倾向加入巴基斯坦,但其土邦王为印度教徒,先是摇摆不定,最终倾向加入印度,这使得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在印巴分治时悬而未决,为日后冲突埋下祸根。
第一次印巴战争后,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约2/3土地与3/4人口,巴基斯坦控制其余部分。此后,虽历经多次双边会谈、国际调停,签署《塔什干宣言》《西姆拉协议》等,但关键的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始终未能解决。多年来,双方在该地区的武装冲突几乎从未间断,边境摩擦时有发生,领土争端、宗教矛盾、民族对立相互交织,不断激化两国矛盾。
展开剩余66%莫迪(资料图)
印度河对巴基斯坦而言,是生命线般的存在。巴基斯坦超2亿人口的生活用水、工农业生产用水,高度依赖印度河及其支流。印度河孕育了巴基斯坦的主要农业产区,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众多人口,一旦水源被切断,将对巴基斯坦的经济、社会稳定造成毁灭性打击。
《印度河河水条约》于1960年签署,规定印度可使用印度河约20%水量,巴基斯坦使用约80%。但如今,莫迪政府以克什米尔恐怖袭击为由,暂停该条约,下令关闭4座大坝水闸,切断水源,试图以此作为“水资源武器”,迫使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问题等双边争端上做出让步,将2亿人的生存权当作谈判筹码,以图在战略博弈中占据上风。
面对印度的指责与制裁,巴基斯坦坚决否认参与恐怖袭击。巴方指出,印度在克什米尔的政策失败才是导致动荡的根源。为应对印度压力,巴基斯坦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:实施领空管制,限制印度航班通行;暂停两国贸易,对印度经济予以回击;驱逐印度驻巴军事顾问,从外交层面表明强硬态度。同时,巴基斯坦也警告印度,若印度进一步挑衅,巴方将采取更激烈手段,包括对印度水坝进行反击。
莫迪(资料图)
当下,社交媒体流出的视频显示,印巴双方均在边境地区大规模增派重型装甲部队。印度空军一架电子侦察机已抵近印巴边境,展开高强度侦察。印度陆军也在边境地带加紧军事部署,进入高度戒备状态。巴基斯坦同样不甘示弱,积极调兵遣将,强化边境防御力量。双方军队在边境对峙,局势一触即发,稍有不慎,小规模冲突便可能演变为全面战争。
联合国紧急呼吁印巴双方保持克制,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。伊朗等周边国家也表达关切,希望双方避免冲突升级,维护地区和平稳定。然而,美、俄等大国在此轮印巴紧张局势中,尚未明确表态。一方面,印巴同为拥核国家,军事冲突一旦失控,后果不堪设想,大国不愿轻易卷入;另一方面,印巴在大国地缘政治布局中均有一定地位,大国需权衡利弊,谨慎抉择立场。
目前,印巴冲突已到危险边缘。全面战争爆发,对双方乃至整个南亚地区都将是一场灾难。两国均拥有核武器,核阴影笼罩下淘配网,冲突升级风险大增。但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,虽困难重重,却仍是最佳途径。国际社会应积极斡旋,推动印巴重回谈判桌,依据国际法与历史事实,妥善解决克什米尔等核心问题,化解多年积怨,避免地区局势滑向战争深渊,为南亚地区20多亿人民的和平与发展创造稳定环境。
发布于:江苏省点金盒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